全国小麦现场会在栾城召开的记忆曹振家1973年,在去年小麦大丰收的基础上,长势更好、丰收在望。5月16—18日,全国小麦生产现场会在石家庄召开。会议期间,国务院副总理陈永贵同志在省委书记刘子厚、省委副书记吕玉兰、省农委主任常栋田的陪同下来栾城视查小麦管理并讲了话,对栾城的小麦生长状况给予高度评价。与会人员参观了栾城县小麦科学管理获得大丰收的大型展览,并由东羊市、北浪头、大裴村、秦家庄和县领导...
建设和谐电力 服务栾城发展——县供电局着力服务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近年来,县供电局认真贯彻县委、县政府抓项目促发展和优化发展环境等方面的决策部署,以建设“一强三优”(电网坚强、资产优良、业绩优秀、服务优质)现代企业为目标,围绕“新农村、新电力、新服务”发展战略,树立科学发展观,积极履行社会责任,建设和谐电力,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。先后荣获全国“一流县供电企业”、“青年文明号”...
栾城县农业学大寨生产大发展二、三事郝卜五一、一九七0年李如双调到栾城县任革命委员会主任,后成立县委后改任县委书记。当时生产落后,粮食亩产仅484斤,小麦单产274斤。主要原因不是栾城条件差,而是因循守旧,不敢闯、不敢干。查到原因,李书记就提出:1971年小麦亩产上纲要(400斤),1972年过黄河(亩产500斤),全年跨长江(亩产800斤)的口号,主要措施,要走出去学习外地经验,大搞种植革命...
明廉吏吊马展家乡风范 今百姓承平崇廉政楷模——栾城区创建张举纪念馆纪实张举,字孟贤,明朝时期栾城柳林屯人,自幼勤奋好学,考中进士,曾任岳州知府。他在户部负责监管明智坊草场期间,当地官吏想要用公家的粮草饲喂张举的马,遭到他的拒绝,他为了不让自己的马偷吃公粮,特意把马头吊起来,“吊马张”由此得名。张举是历史上有名的廉吏典范,只是宣传得少,栾城有责任和义务把乡贤张举宣传出去,让更多的人从中受益。2...
学习毛著蔚然成风贾 丽 军1966年全国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后期,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初期,在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高举毛泽东思想伟大旗帜、活学活用毛泽东思想的热潮。栾城县于1966年7月成立学习毛泽东著作办公室,由高邑县“四清”留守人员东荣春主抓,后由中共栾城县委书记付庚申分管,学习毛泽东著作办公室负责人员是王沛兰,成员有刘庆国、邢书凡、周壬午、杨维新、耿文东等。主要任务是上报、下达,负责领导全县的学...
栾城县过“黄河”跨“长江”的斗争经历与历史经验刘 英 才1972年,是栾城历史上极度不平凡的一年。就在这一年,栾城人民在中共栾城县委的领导下,团结一致,艰苦奋斗,敢闯敢干,以“不到长城非好汉,誓叫栾城变江南”的雄心壮志,夺取了小麦平均亩产过“黄河”,全年粮食平均亩产跨长江的巨大成就,在华北的土地上打出了“江南粮”,开创了河北省粮食作物大面积高产的新纪录。一、小麦亩产过“黄河”1972年,栾城...